世界杯开始两天,四场比赛下来,场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人是谁?是巴西的内马尔、喀麦隆的埃托奥,还是西班牙和荷兰的球星们?不,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球迷会提到两个人:来自日本的西村雄一和哥伦比亚的罗尔丹。第一位成就了巴西中锋弗雷德的“空中转体36000度”跳水动作,并附送关键点球;第二位在墨西哥和喀麦隆一战前30分钟内吹掉了墨西哥人两个进球。
据报道,克罗地亚球员上前交涉时才发现,当值主裁西村雄一甚至不会英语,桑托斯对边裁的怒吼也被评为: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30分钟内吹掉两个好球的“冤大头”。
裁判不应该成为比赛的主角,正如法国名宿普拉蒂尼所说,裁判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应该起到“tobeheardbutnotseen”的作用。然而,近几届世界杯随着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,球迷们才渐渐发现裁判是如何对一场比赛产生重大影响的。比如南非世界杯上,英格兰对阵德国的比赛,兰帕德的远射入网一米,但乌拉圭主裁判拉里昂达示意进球无效,导致英格兰队最终1-4惨败回家。
为了提高比赛的公正性,FIFA已经引入了一些高科技手段,如门线技术和定位球喷线技术。门线技术通过高速摄像机和芯片来判断进球是否有效,而定位球喷线技术则帮助裁判准确判罚人墙位置。这些技术已经在本届世界杯上得到了应用,并且受到了裁判们的欢迎。
那么,其他可以帮助裁判判罚的高科技手段是否也应该陆续引入呢?例如鹰眼技术和录像回放技术。网球项目中的鹰眼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和电脑计算生成三维图像,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精确的判罚结果。而在NBA赛场上,慢镜头回放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。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比赛更加透明和公正。
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或许可以借鉴NFL(北美橄榄球联赛)的做法。在NFL比赛中,如果一方球员怀疑裁判出现重大误判,可以当场提出申诉,裁判必须接受申诉并通过录像回放等手段重新做出正确判罚。这一规则避免了因裁判误判影响比赛结果,同时为了比赛的流畅性,双方每场比赛只有一次申诉机会。
或许这正是足球场上各种误判的最佳解答。有了这样的解决办法,弗雷德的假摔就不会有市场,桑托斯也不会那么冤枉。当然,在比赛流畅性和裁判权威方面会有一定的损失,但在目前的条件下,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杯才是球员、球队和球迷们最希望看到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