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宝子们!大家好,我是开心!

每天走进厨房准备食材时,面粉总是绕不开的重要原料。不管是想蒸一锅蓬松的馒头,烤一炉香甜的蛋糕,还是做一盘筋道的饺子,都得和各式各样的 “粉” 打交道。可每次站在超市货架前,看着包装上写的 “面粉”“小麦粉”“高筋面粉”“玉米面粉”,不少人都会犯迷糊 —— 这 “面粉” 和 “小麦粉” 到底是不是一回事?有时候买错了粉,做出来的美食要么硬得咬不动,要么软塌塌没形状,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食材。其实,这两种粉的关系没那么复杂,搞懂它们的区别,以后买粉、做美食都会顺顺利利。

要弄明白 “面粉” 和 “小麦粉”,首先得抓住核心: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,关键差异就体现在 “原料来源” 和 “范围” 上。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定义和范围说起,用一张简单的对比,就能把两者的区别看得明明白白。

对于小麦粉来说,它的原料特别单一,只以小麦为唯一原料。从麦田里收割的小麦,经过清理杂质、研磨粉碎、筛理分级等一系列工艺,最终变成细腻的粉末,这就是小麦粉。也正因为原料只有小麦,小麦粉的成分和特性都和小麦紧密相关 —— 比如小麦里含有的面筋蛋白,会让小麦粉加水揉成团后产生弹性,这也是它能做出馒头、面包等蓬松面食的关键。而面粉的范围就广多了,它是一个统称,只要是以谷物、薯类、豆类或者坚果等为原料,经过研磨制成的粉末,都能叫面粉。除了小麦粉,咱们常吃的大米粉、玉米粉、红薯粉、绿豆粉,甚至杏仁粉、核桃粉,都属于面粉的范畴。不同原料制成的面粉,成分和特性差异很大,比如大米粉里没有面筋蛋白,做出来的食物更软糯;玉米粉黏性较低,适合做口感扎实的窝头和饼类。

了解了基础定义,再看看它们的分类,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不同粉该怎么用。先说说咱们日常最常用的小麦粉,它的分类特别细致,主要是根据加工精度和用途来划分的,不同种类的小麦粉,适合做的美食天差地别。

按加工精度和蛋白质含量来分,小麦粉能分成四大类。

第一类是特高筋面粉,它的蛋白质含量在 13.5% 以上,面筋强度特别高,揉出来的面团特别有韧性,发酵后能膨胀得很大,最适合用来做油条、面包和披萨饼底。用特高筋面粉做的面包,内部组织蓬松有嚼劲,咬一口满是麦香;炸出来的油条外酥里软,不会轻易塌掉。

第二类是高筋面粉,蛋白质含量在 11.5%-13.5% 之间,面筋弹性也很不错,适合做馒头、面条和饺子皮。用高筋面粉做的馒头,蒸出来蓬松不塌陷,凉了也不容易变硬;擀出来的饺子皮煮的时候不容易破,吃起来筋道爽口。

第三类是中筋面粉,蛋白质含量在 8.0%-11.5%,口感适中,没有特高筋和高筋面粉那么有韧性,也不像低筋面粉那么松软,是咱们日常家用最普遍的面粉,做包子、饼干、中式糕点都很合适。比如做包子时,中筋面粉发酵后能撑起包子皮,包裹住馅料,吃起来松软又有口感;做饼干时,它能让饼干既有一定硬度,又不会太脆碎。第四类是低筋面粉,蛋白质含量在 6.5%-8.0%,面筋强度很弱,面团延展性好,适合做蛋糕、蛋挞皮和酥皮点心。用低筋面粉做的蛋糕,口感轻盈柔软,入口即化;做出来的蛋挞皮层层酥脆,咬下去满是黄油的香气。

除了按加工精度分,小麦粉还能按是否添加成分来分。一类是原味小麦粉,也就是没有添加任何其他成分的小麦粉,只由小麦研磨而成,像咱们平时买的普通中筋粉、高筋粉都属于这类,适合日常做各种基础面食。另一类是专用小麦粉,会根据特定用途添加一些成分来调整特性。比如 “饺子粉”,会添加少量盐来增强面筋的筋性,让饺子皮更耐煮;“蛋糕粉” 会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,降低面粉的筋度,让蛋糕口感更细腻;还有 “全麦粉”,在研磨时保留了小麦的麸皮和胚芽,比普通小麦粉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营养更全面,适合做全麦面包、全麦馒头,吃起来有淡淡的麸皮香气,还能增加饱腹感。

而面粉家族除了小麦粉,还有很多其他成员,它们来自不同的原料,用途也各有特色。谷物类面粉里,大米粉是用大米研磨而成的,没有面筋,口感软糯,适合做米粉、发糕和一些中式甜点,比如用大米粉做的发糕,蓬松香甜,带着大米的清香;玉米粉有黄玉米粉和白玉米粉之分,黏性较低,做出来的食物口感扎实,适合做窝头、玉米饼和玉米粥,用玉米粉做的窝头,带着浓浓的玉米味,吃起来健康又饱腹;燕麦粉是用燕麦研磨而成的,富含膳食纤维,适合做燕麦粥、燕麦饼干,冲调一杯燕麦糊当早餐,方便又营养;小米粉口感细腻,有独特的小米香气,适合做小米糕、小米窝头,用小米粉做的小米糕,软糯香甜,老人和孩子都很爱吃。

薯类面粉也很常见,红薯粉颜色偏白或偏黄,黏性较强,适合做粉条、凉粉和红薯饼,用红薯粉做的粉条,煮后晶莹剔透,口感 Q 弹,不管是炖菜还是做酸辣粉都很合适;土豆粉黏性比红薯粉略低,口感爽滑,适合做土豆饼、土豆粉汤,用土豆粉做的土豆饼,外焦里嫩,带着土豆的香味;山药粉是用山药研磨而成的,口感细腻,适合做糕点和冲调饮品,冲一杯山药粉,温热下肚,暖胃又舒服。

杂豆类面粉里,绿豆粉颜色翠绿,有淡淡的绿豆香气,适合做绿豆糕、凉粉,用绿豆粉做的绿豆糕,口感细腻,甜而不腻,是夏天很受欢迎的甜点;红豆粉颜色暗红,适合做红豆饼、红豆沙和甜品,用红豆粉做的红豆饼,外皮酥脆,内馅香甜;黄豆粉是用黄豆研磨而成的,富含蛋白质,适合做豆浆、驴打滚,撒在甜品上还能增加香气,比如吃驴打滚时,黄豆粉的香气能中和豆沙的甜腻,口感更丰富。

还有坚果 / 籽类面粉,杏仁粉是用杏仁研磨而成的,有浓郁的杏仁香气,适合做马卡龙、杏仁饼干,用杏仁粉做的马卡龙,外皮酥脆,内馅柔软,带着杏仁的清香;核桃粉富含营养,适合冲调饮品和添加在糕点里,早上冲一杯核桃粉,搭配面包,营养又美味;亚麻籽粉富含膳食纤维和 Omega-3 脂肪酸,适合做代餐、添加在烘焙食品里,比如在做面包时加入少量亚麻籽粉,能增加面包的营养,还能让口感更有层次。

知道了面粉和小麦粉的区别与分类,日常使用时该怎么快速区分它们,避免买错呢?其实有两个简单的方法。

第一个方法是看包装标注。如果包装上明确写着 “小麦粉”“全麦小麦粉”,那不用怀疑,它就是用小麦制成的小麦粉;如果包装上写着 “玉米面粉”“大米面粉”“红薯面粉”,那就是用对应原料制成的面粉,不属于小麦粉。不过要注意,有些包装会简化标注,只写 “面粉” 两个字,这时候就需要看配料表了 —— 如果配料表上只有 “小麦” 这一项,那它就是小麦粉;如果配料表上有 “大米”“玉米”“红薯” 等其他原料,那就是非小麦的面粉。比如有些包装写着 “家用面粉”,看起来很笼统,但看配料表只有 “小麦”,那它其实就是普通中筋小麦粉;而有些写着 “杂粮面粉”,配料表上有小麦、玉米、小米等多种原料,那它就是混合了多种谷物的面粉,不属于纯小麦粉。

第二个方法是按用途判断。咱们可以根据要做的美食来判断需要用哪种粉。如果想做面包、饺子、馒头、面条这类需要 “面筋” 才能做出好口感的食物,那用的一定是小麦粉,而且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高筋、中筋或特高筋的小麦粉。比如做面包需要面筋支撑面团发酵,必须用高筋或特高筋小麦粉;做饺子需要筋道的饺子皮,要用高筋小麦粉;做馒头用中筋或高筋小麦粉都可以,看个人喜欢的口感。但如果想做米粉、玉米窝头、红薯粉条、绿豆糕这类食物,用的就是对应原料的面粉,和小麦没有关系。比如做米粉需要大米粉,做玉米窝头需要玉米粉,做红薯粉条需要红薯粉,用小麦粉是做不出这些食物的独特口感的。

其实总结下来,面粉和小麦粉的关系很简单:小麦粉就是专门用小麦磨出来的面粉,是面粉家族里最常见、用途最广的一员;而面粉是一个大家族的统称,包含了小麦粉,还有大米粉、玉米粉、红薯粉等所有用谷物、薯类、豆类、坚果研磨而成的粉末。

搞懂了这些,以后再去超市买粉,就不会再迷茫了。不管是想做松软的蛋糕,还是筋道的面条,或是香甜的绿豆糕,都能精准找到对应的粉。用对了粉,做出来的美食不仅口感更好,还能让咱们在烹饪的过程中少走弯路,更享受动手做美食的乐趣。毕竟,一顿美味的家常菜、一块香甜的点心,都能给生活增添不少幸福感,而选对食材,就是打造这份幸福的第一步。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轻松区分面粉和小麦粉,用合适的粉做出更多好吃的美食,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