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制菜赛道风云再起:趣店败退、巨头入局

趣店预制菜项目陷入困境,格力、顺丰、京东强势入局,千亿市场风口已至

两个月前,趣店靠着1毛钱价格的酸菜鱼为直播间换来了2.5亿GMV,一度登顶带货榜Top 1,成为热门预制菜品牌。然而好景不长,趣店近期陷入亏损局面。

亏损6000万元,趣店预制菜业务收缩

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趣店总收入为1.054亿元,同比下滑74.4%;归母净利润为-6130万元,由盈转亏,同比大降122.71%。其贷款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.6%,融资收入大幅减少。

在评估市场状况后,趣店决定精简QD Food(预制菜)业务。此举可能对其财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,二季度运营成本提升53%,销售与营销费用增加82.6%。

CEO罗敏表示,仅供应链投入已达上亿元,“717吃货狂欢节”直播属于“亏钱赚吆喝”。

格力、顺丰、京东等巨头跨界进军预制菜

千亿规模的预制菜赛道吸引了格力电器布局。董事长董明珠宣布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,对接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,构建全产业链体系。

物流巨头顺丰则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,全面布局该赛道。早在之前推出的“丰食”项目,已吸引德克士、必胜客等多个品牌入驻。

京东方面则表示,2022年上半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70%,并计划未来三年打造多个亿级预制菜品牌。

预制菜站上风口,市场持续扩张

据天眼查数据,国内预制菜企业超过7.2万家,集中在山东、河南、江苏等地。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4031家。

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》指出,2013年至2021年,该行业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,融资总额超10亿元。2021年市场规模达3459亿元,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。

广东省出台《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》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预制菜正迎来Z世代消费需求的增长拐点。

业内人士认为:预制菜处于市场培育期,B端客户需求明确,C端消费习惯需逐步养成,赛道虽热,但非人人皆可分羹。